《伦敦陷落》:极其下作的美式主旋律电影

时间:2022-09-30 03:56:53阅读:

前几天看到新闻里拜登前往伦敦参加英国女王葬礼排场很大,又是直升机又是防弹车队什么的,场面很是眼熟。突然想起了一部曾经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伦敦陷落》。

什么是美式主旋律电影?

《伦敦陷落》详解了它的主要构成模式。

首先,美国总统必须是高大帅的。

第二,反派必须是亚洲语系国家的。不管是朝鲜语、阿拉伯语还是为了在世界上观众最多的国家上映而不得不忍痛割爱的那个超级大语种,反正邪恶轴心是不会说英语的。

第三,不管是G7还是G20峰会,甚至是参加某人的葬礼,美国总统也得出风头。代价是,其他政要就得……嘿嘿了……

第四,美国总统多才多艺,还是最能打的。从早年的《空军一号》,到2013年(美国总统灾难年)题材撞车的《白宫陷落》与《惊天危机》,再到这一部《伦敦陷落》,美国总统均能上天入地、见义勇为加勇斗歹徒。

最后,美国总统永远打不死。小强啊,你倒是死一次让哥几个开心一次吧,可他就是死不了,死皮赖脸的恶心你。

本片的剧情是非常老套的,从它的主演杰拉德·巴特勒与艾伦·艾克哈特那老气横秋的脸上就可以猜到。

首先,它是一部续集电影。这年头好莱坞动作大片80%以上都是吃老本的。

影片伊始便落入《教父》式暗杀的俗套里,德、法、意、日几国领导人挨个被花式暗杀。看到这里,第三世界国家的观众们感到无比的兴奋,纷纷表示就这半小时已经值回票价了。

之后进入《生化危机》模式,在空无一人的伦敦街道上(我有一种《那一夜我坐上开往大埔的红van》的即视感),总统与他的保镖好基友被恐怖分子追杀得如过街老鼠般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观众们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期待着下水道与化粪池的出现。

让人失望的,导演最终租用了《突袭》剧组的拍摄地,在一栋废弃的大楼里行进到本片的高潮。在阿拉伯裔恐怖分子暴揍美国总统时,我几乎可以听到观众们心里的呐喊,“水刑!水刑!水刑!”

然而如《特种部队2》般的场景始终未能出现,美国总统再一次逃过了应有的惩罚。穆斯林世界的观众纷纷来电对事态的发展表示非常遗憾。

最可恶的还是在结尾,一位拥有宏大战略思维的反派领袖与一位拥有超强执行能力的战士又一次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主旋律”编剧的手里。这一段情节肯定会在诸多国家上映时直接剪掉。

这种美式主旋律有意义么?

毫无意义。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纵观历史,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开始,因为宗教而引发的民族间战争就一直未能停止。原本同源的犹太教、天主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纷争不断。西方社会与阿拉伯世界一直上演着你死我活的血腥厮杀,早已从土地、宗教的传统战场延伸至石油、军火等国家商业利益领域。

从历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到911恐怖袭击,再到阿富汗战争、伦敦地铁恐怖袭击、叙利亚战争、伊斯兰国崛起,直至最近的法国、比利时恐怖袭击。这一系列跨越两个世纪的纷争已经形成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恶性循环。

双方的立场其实是一样的,你侵犯了我,我就必须还击。至于伤及无辜?对不起,那是战争所无法避免的。而你因为报仇伤害了我的家人或朋友,我也同样会毫不留情的将枪口对准你的家人与朋友,尽管他们手无寸铁……

在这无数场不义的战争里,双方都无止境的越过道德的底线,对平民与妇孺进行了无差别的屠杀。伊斯兰极端组织如此,难道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不是如此么?片中的大反派巴卡维正是因为妹妹在自己的婚礼上被美国政府的无人机袭击身亡才变得更加极端与冷血,继而策划了这一起针对各国领袖的复仇计划。

这个内在的逻辑其实导演与编剧非常清楚,然而他们仍然在本片中极力宣扬民族间的以暴制暴,这种行为是令人鄙夷的。可以想像穆斯林世界的观众观看本片后会产生何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并进而迸发出无数怨恨的念头与复仇的火焰。

欧洲各国不断以包容的胸怀接纳着叙利亚等伊斯兰国家的战争难民,他们的盟友美国却因为一己私利不断用无人机与好莱坞大片播撒着仇恨的种子。他们将原本应该报应在自己国土上的“XX陷落”引火烧身到与阿拉伯世界更为毗邻的欧洲大陆上,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这种卑劣的行为的确为人所不齿。

联想到这些年在欧洲频发的恐怖袭击事件,《伦敦陷落》的拍摄简直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纪录片再现或是预告片提前上映。这样一部具有明显种族歧视与邪恶指向的以暴制暴式电影只能让事态更加恶化,让民族间的伤疤更加难以愈合。

好莱坞为了赚钱真可谓无恶不作了。相信只有美国人民在观看本片后会感觉正能量满满,其他大部分国家观众都会对本片所宣扬的美式主旋律嗤之以鼻。

标签: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