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大量剧透,其中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理论的部分有借鉴别人的想法。)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 “我们的战争是精神战争,我们的萧条是我们的生活。” 搏击俱乐部是于1999年上映的悬疑电影,内容梗概为生活苦闷的年轻白领杰克饱受失眠症的痛苦,为此参加了诸多心理互助小组,最后均宣告失败。直到他遇见了泰勒,一个反叛野性的肥皂制造商。为了应对生活的空虚,他们共同建立了搏击俱乐部,并吸引了众多充满反叛精神的年轻人的追捧。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勒领导下的俱乐部成员们愈加疯狂。对社会的报复行为激烈到让杰克难以忍受,不得已与泰勒为敌,并疏远泰勒。然而,各种现象及现实都向杰克指出一个他难以接受的真相。泰勒就是他自己,他既是泰勒。泰勒是杰克的理想化人格。 影片的最后,杰克与泰勒进行最后的对决。杰克发现无法击中泰勒,于是。转而将枪口对准自己。枪响后,泰勒化为了一道青烟。而仍活着的杰克和女主人公并排站着,看着窗外被他的第二人格引爆的轰然倒塌的现代摩天大楼,电影至此结束。 单论阅片后的精神爽感,搏击俱乐部于我而言都值得一个高分。而这部电影所真正带来的故事内核更远超表面。 主人公杰克或许可以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人的缩影。他平凡普通,有着稳定的工作。从他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的工作地位也可看出他的社会价值观适应良好——即压抑自己以满足社会。而压抑久了总会出问题。杰克的失眠症正是体现了这点。杰克无疑是一个迷失了的人,与一代人共享相同的精神失落。为了填补这种空虚感,他选择信奉消费主义,用工资不断的往自己的公寓里塞满各种新潮实则无用的家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赋予自己的房子、工作乃至生活一个意义。尽管他也知道这样毫无意义——不愿承认的事实,借由第二人格泰勒的口中十分辛辣的道出:“广告诱导我们追求华衣华服,使我们陷于不喜欢的工作,以便去买不需要的东西。”直到房子被第二人格或者说他本人炸毁而不得已住进一个破屋(尽管他悲痛“一无所有了”,而价值一开始就不存在,又何谈失去?),他终于摆脱了被消费主义控制的生活的象征,也是对外界赋予的象征符号的挑战。 复盘电影时,我看到了非常赞同的观点。如果杰克一开始就能正视自己的内心需求,泰勒最初便会与他一体,后续也不会失去控制,不至于最后选择一条杀死自己的绝路。两人从合作到互相角逐的本质实则是自我,本我,超我间的平衡和对决。 社会无疑是杰克的桎梏,而他早已被套牢,但内心中却无不希望自己能去做出点出格的事,去反抗规则和束缚。但杰克太过不自信了。这点可以从近结尾才得知他的全名是泰勒·杰克而得知。在这之前,他只用一次性化名来应付心理互助小组。可以看出,就连杰克本人都将自己看成了一种符号,个体的忽视也表现了人格的丧失。于是,可以改变这一切的泰勒,即杰克的本我,终于作为单独的个体出现了。随着故事的推进,本我凌驾于自我之上,出格到杰克难以接受的地步。于是,最后的决斗也是本我和具有道德意识和普世价值观的超我间的决斗。而当泰勒化为一股青烟,也就宣告了超我的胜利,同时也是杰克最终对社会的妥协。 抛开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不谈,博击俱乐部受人追捧的原因也同样值得深究。时常,痛让我们觉得活着,让我们清醒。反之,物质充裕时,我们却更容易空虚。我们需要真实的可以体感的痛。于是,搏击俱乐部应运而生。在这种古老有效的决斗中,这些年轻人抛下身份,公平的一对一,感受在打斗中被激发的原始求生意识。如果正好赢了对手,还会有胜人一筹的快感。在这里,天性得以释放,人们只运用本能,体会阶级社会没有的公平——因为这里可以使用的只有拳头而已。搏击俱乐部受宠的原因已基本尽数体现。 毫无疑问,这些人是最初的反叛者,是冒险家。可是,原先反叛的地位又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重新变得戏谑起来:搏击俱乐部成了目标高度统一的地下组织,原本反抗规则的一群人开始严格遵守自己缔结的规则,以减轻虚无的痛苦。这样的现象让我不禁联想到近期看到的一篇书评里的一段话:“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们表面上势不两立,事实上彼此成全。在很多历史片段中,两者的身份甚至可以发生调换。自由主义者们会采取守势捍卫来之不易的自由,保守主义者们则通过发动复古的战争革命来恢复里崩乐坏之前的旧世界。”这也是我认为杰克对这样的搏击俱乐部感到失望和反感的最主要原因——当反抗强权者变成了强权,一切似乎仍是毫无意义。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全篇主要基调另类荒诞,不乏窒息感,但整体观感仍给予我积极意义。如开头所引用的泰勒的话一般,现代社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我未来麻木如行尸走肉一般生活的时候,或许能重新想到这部电影,让我再一次好好的审视自己,重新定义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