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亚斯电影中的“陌异感”

时间:2022-08-13 04:24:22阅读:

列举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三部电影:《迷离劫》、《登机门》以及《私人采购员》,不难发现阿萨亚斯从90s到10s风格的逐步演进。这三部电影在我看来都拥有相同的本质,而它们表现这一本质的形式和方法论则各不相同。也恰巧因为这一点的存在,观众得以感受到深藏于电影和人物中的情绪,与之共情。与其他渲染情绪的电影有着形式上和外表上的不同。

简单来说,这三部女性主导的电影都利用了“陌异感”这一特质,将主要人物置于陌生,疏离的环境与人群中,以突出她们在其中的格格不入与孤独。有趣的是,三部电影都以模糊的,去头去尾的类型化,悬疑化外壳驱动剧情发展,若只关注外表很可能会被电影的类型片逻辑带偏,从而忽视电影的情绪内核。这种发展随性,逻辑不清晰的类型框架也是一部分批评声的原因所在。

《迷离劫》(1996)

1996年上映的《迷离劫》是阿萨亚斯在中国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文本上的“元电影”形式不仅强化了电影中围绕张曼玉进行渲染的情绪,也让彼时阿萨亚斯激进的表达方式找到了巧妙的落脚点。在电影中,饰演自己的张曼玉只身来到法国,同陌生的剧组拍摄“迷离劫”这部影片,而让-皮埃尔·利奥徳饰演的导演则可以视为阿萨亚斯本人的化身。作为中国观众,看到亚洲面孔的张曼玉在语言不通,格格不入的情境中与外国人交流,工作会立马感受到强烈的异样感与孤独感。阿萨亚斯为突出主角身份所做的尝试间接引导了中国观众对同为亚洲面孔的主角产生“身份认同感”,因此感到与角色有更深的共情。同时,得益于角色与导演本人之间的互文关系,结尾处看似与正片整体基调截然不同的短片可以视作阿萨亚斯的一次炫技:在电影中,从头到尾都神经兮兮,热衷摆烂的利奥徳拍出了技惊四座的短片杰作;而在电影外,对观众固有预期的破坏也让节奏平缓的影片迎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潮,非常明显并巧妙地展现出阿萨亚斯当年的导演意志与天赋。

《登机门》(2007)

而在2007年的《登机门》中,角色与环境之间的身份互换了:艾莎·阿基多饰演的主角被迫流亡于香港街头,为谋求生存穿梭,奔波于陌生的市井中。相比10年前的《迷离劫》,《登机门》拥有更多的类型元素,在持续不断的高速剪辑和镜头运动中,角色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变得非常显著。除此之外,角色毫无逻辑,随心所欲的感性行为让电影充满了不确定性,情节发展的轨迹变得不可莫测。但这却并不妨碍那些独属于艾莎·阿基多一人的喘息时刻渲染出孤独的情绪,对未来命运的摇摆不定更是加深了这种感受,此即为剧情随机性的意义所在。在这里做一个猜测,可能对于欧美观众来说,欧美面孔的主角在亚洲面孔中间的异样感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角色的“身份认同感”,从而从中感受到更强烈的情绪。

《私人采购员》(2016)

2016年的《私人采购员》在延续《登机门》悬疑元素的基础上,在多数桥段中都呈现出《迷离劫》般的日常情境。但比前两部电影更进一步的是,阿萨亚斯已无需利用角色身份与环境的相斥关系渲染情绪,也不再使用激进的表达方式,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与之所处的环境是完全贴合的,而环境和电影的氛围本身则是清冷,具象并拥有极强疏离感的。剪辑和情节发展也具有随意感和留白处,可以批评它们是简陋的,然而我却认为这是阿萨亚斯弱化导演存在感,信任并将主权交予人物与环境的表现。

当摄像机以平常的方式记录下面无表情,流露着冷峻气息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流转于各个场所,做着她认为枯燥乏味的工作时,我们仿佛看到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位孤独灵魂的缩影。引用友邻“迷宫中的站起来”的短评:“一部只有人物且只有一个人物的电影”,便不难理解打动我们的实则是人物和围绕着人物的孤独感。电影中幽灵发的短信,难道就不能是我们手机中的朋友吗?不时出现在各处的幽灵,难道就不能是我们某种执念的体现吗?这些事物可能极其虚无缥缈,但却始终紧紧牵扯着我们,牵扯着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私人采购员》以最反类型,非典型的方式,刻画了现代生活中部分人群的真实写照。而这一点被深深埋藏于类型框架中,以最不起眼的方式进行细腻的描绘与表达。但也恰好是这些隐秘的,真挚且关乎于生活的东西,让这部电影的存在变得格外珍贵。

© 本文版权归作者 Kis Uykusu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标签: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