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8月7日,趁着澳门通关和《壮志凌云2:独行侠》IMAX返场之际,终于得以进行了一次计划已久的圆梦之旅。

要说我跟汤姆•克鲁斯的渊源吧,他绝对算得上我的早年电影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一笔了。早在小学时代,我的父亲就带着我一起看《碟中谍3》,这部电影连带着《007:黄金眼》、《谍影重重3》成为了我谍战动作片启蒙(唯独还是喜欢《碟中谍3》,门槛比较低。007的美学直到近几年我才慢慢理解与接受,杰森•伯恩风格太冷峻,对当时年幼的我有点超纲了)。之后的好多年间,隔三差五就跟家里人一起看他的电影,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高产、高质的代名词,看他的电影不是浪费时间(除了2017年的《新木乃伊》,把我干沉默了)。


而正是这份情感,让我对这部电影有着至高无上的期待。我现在依然记得,2018年5月31日,开机日,FEEL THE NEED“感受呼唤”。那会我还在读高一,已经跟自己约定好到时必须要去看首映。

2018年8月31日,高一暑假结束当日,《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国大陆上映,跟家里人一起看。

2019年夏天,SDCC全球首发预告,定档2020年6月26日,心想正好高考完那年夏天就可以见面,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拖到了2022年。最坎坷的是,5月底全球开画的时候没有签证去不了。6月份考完CATTI刚买完票,澳门疫情爆发了……从5月底开始一直在循环OST和HOLD MY HAND解馋。一直搁置到现在,所幸不负众望,也算是在20岁这一年又完成了一个遗愿清单上的项目。

影评正文:
扯得有点多,还请各位见谅了。
第一部分—— 情怀
论卖情怀的诚意,我直说近几年好莱坞没有比TG2更有诚意了。IMAX倒计时结束后,马上就是重制版TOP GUN ANTHEM(原声带Main Title)陪着派拉蒙、天舞影业logo瞬间进入状态。经典的黑白字幕介绍TOP GUN学院,

经典的航母甲板视角。F-18、F-35C悉数登场。

随着最后一架F-35C弹射起飞的引擎咆哮和弹射道的蒸汽喷发声顺势切换经典曲目DANGER ZONE燃爆全场(不得不说真的太会剪了,差点在座位上来了个鲤鱼打挺)!随后镜头一切,播放了原声带里THE MAN, THE LEGEND曲目,机库工作台贴着第一部的老照片。

马弗里克戴上墨镜,穿上夹克,骑着机车迎着夕阳和F-18同框。



就这短短开场5分钟以内的画面,只要你看过第一部不可能说没有任何感觉。我在IMAX厅里面这5分钟搓手手捂着嘴笑着看完。实在无法想象,当年在电影院观看第一部现在已经人到中年的老粉们看到这些画面会有多激动了。关键是它的影像表达非常自然,没有那种故意按着你的头去找彩蛋、吃情怀的意思。
第二部分——商业属性1.从大体上看,TG2在整体架构上没有跟前作有太多的差别。它不是那种刻意堆料的爽片,文戏的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一part稍后细说)。大体还是认识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训练、训练不达标被批、训练事故、解决问题、实战的过程。但整体制作水准有了质的飞跃,航空实拍镜头速度感十足,改善了前作镜头晃动的问题。剪辑逻辑的改善对电影质量有显著提升,无意义的放大、快切镜头大量减少。

本作由于最终任务的特殊性,训练项目十分激进,各种高速转弯、高G力拉升和空中缠斗进一步提高了观赏性,制造了不少惊险场面。以至于关键的飞机故障戏我都说不准会不会真的有队员在训练阶段就交代了(毕竟预告片的剪辑逻辑是这么引导的)。

2.任务类似于空战版碟中谍吧(这个系列对阿汤哥从里到外的影响是真的深远)。低空高速渗透突入敌方SAM防御圈,峡谷飞行 穿桥。大角度拉升后极速下降短时间内激光瞄准地面目标引导炸弹开洞让剩余机组轰炸地下目标,一股浓浓的MISSION IMPOSSIBLE味儿。脱身后跟地空导弹斗智斗勇,狗斗五代机。而这些镜头,就在我前文提到的剪辑进步上得以近乎完美呈现。观众是第三方视角,那么追求的就是足够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TG2的拍摄、剪辑技术进步,观众在空中缠斗时得以看清和理解敌我双方在什么位置,会以何种方式进攻从而维系与画面动感的联结。前作的最大问题就是各种放大、晃动的镜头,尤其是大量的机炮特写,让人找不着北。
3.(严重剧透!!!)关于网上流传的F-14大战SU-57不合理的争论,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马弗里克是先从敌方机库里面抢夺的F-14,自然不会被识别成敌人。


巡逻的2架SU-57是贴近之后进行目视辨别发现F-14机组人员对不上手势才怀疑并开始进入攻击阵位。就在此刻,马弗里克先手不讲武德一梭子机炮击中了一号SU-57的引擎迫使其坠落。注意,这个时候F-14身后的二号SU-57反应十分迅速马上发射了导弹,但是被马弗里克过硬的技术给引导到一号SU-57上,该机凌空爆炸解体(痛击友军hhh)。随后马弗里克使用导弹还击,SU-57用了一个帅气的过山车式回旋超机动直接规避,展现了五代机的实力优势(专业军迷上来解释吧,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这时马弗里克的作战经验和战斗素养就体现出来了。诱敌进入利用峡谷影响对方的导弹锁定能力减少战机代差带来的劣势,同时峡谷空间狭窄,限制SU-57做机动风筝反咬自己(也有飞行员实力差距原因),众生平等机炮互射。而马弗里克作为曾经击落3架敌机的王牌,自然是凭经验拿捏给带走了。一直到最后一架赶来增援的SU-57,在开阔海域完全发挥装备优势,机动、咬尾让纵使身经百战的马弗里克也只能苟延残喘,力不从心。关键时刻还是友方F-18支援才保住了性命。整场戏的编排看下来逻辑基本是自洽的,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拍的血脉喷张,非常刺激。毕竟电影是电影,这些场面都是为了观众而制造的,真要写实来拍就是B-2高空炸弹洗地然后F-35入场投弹补刀再跟SU-57超视距导弹互殴。问题这样拍出来,就不好看了呀,是吧?
第三部分——隐喻
1.电影开场第一段文戏,在2019年SDCC预告里就有出现。上级称马弗里克这种人为老古董,迟早要被无人机淘汰。这里先解个包,无人机代表的是未来,人操代表着过去,引申出来的就是时代变了。实拍时代已经过去,多快好省的绿幕CGI才是未来;汤姆•克鲁斯年龄已高,新一代演员该上位了,你也快拍不动电影了;结合现实一点都不难发现,有多少曾经的炸子鸡现在销声匿迹。州长、史泰龙、龙格尔这些旧时代的光辉,谁不是在碟市片和院线烂片里面苦苦挣扎呢?有条件谁愿意拍烂片?

2.酒馆,马弗里克在酒吧里悄悄观察着他即将进行授课的新学员。当大鹅的儿子公鸡弹唱出当年他自己和大鹅合唱的曲目时(没错,公鸡第一部就露脸了,坐在钢琴上的小孩hhh ),大鹅牺牲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年少轻狂的马弗里克贪功冒进,急于表现自己闯入了乱流区失控坠落,紧急弹射导致大鹅不幸头部撞到座舱盖死亡。对大鹅、公鸡的愧疚与自责之情涌上心头,独自一人在酒馆外惆怅。此情此景,为何不看作是他对自己新千年那会狂妄自大,公众场合危险发言、与波姬•小丝骂战、作品失利、被公司抛弃的低谷期的回顾?
詹妮弗•康纳利饰演的新女主萍妮,在片中充当了马弗里克的精神寄托,然而马弗里克却因为军队生活常年在外,辜负了她的感情。这又何尝不会是汤姆克鲁斯自己对这数十年来的几次婚姻生活的一点反思与自省?(这里看看就好了,贵圈私生活实在太乱,离婚十有八九是双方都有问题,这个观点信不信、信多少由你,我只是感觉出这么一层意味罢了hhh)

3.片中最重要的羁绊,就是马弗里克和公鸡这对跨时代组合,连接新老。与年轻人磨合、训练,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挑战不可能的任务。而在经历了跨越生死边缘的玩命训练后,随着大家在航母甲板上缓缓关闭座舱盖,即将踏上可能无法回家的征途。

马弗里克与公鸡冰释前嫌成为wingman、队员们互相放下成见和性格短板共同作战,完成奇迹一役,F-14硬战SU-57,超越极限,愈战愈勇,强势回归。这不就映射了汤姆•克鲁斯从《碟中谍4》开始,改变公众形象、严抓作品质量重返一线的传奇历程吗?徒手扒飞机、HALO高跳低开,迪拜塔攀爬,哪一次不是震撼大银幕?


这也是我亲自看完电影之后对“美式主旋律”、“美国战狼”这样刻板的形容感到厌恶的原因,妥妥的云观众云发言。首先,TG2本来就是没多少这样的表达,因为不是重点。TG2类似于《使命召唤:现代战争》三部曲战役模式的编剧思路,战友情才是核心,以及时代变迁的沧桑感、特定系统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说这帮人为了所谓的“信仰、使命、责任”去战斗?说不是那不可能。但至少也没摆出一副优越、自豪的嘴脸。不是为了"For freedom! For democracy! For USA!" 这些cliche陈辞滥调包的这顿饺子。我看到的,只是一群战友互相搀扶,互相支持,互相照应。最后大家学有所成,完成任务活着回家的喜悦。而且马弗里克这样的人军中是处处遭到排挤。迫不及待想要挤兑国防预算利好自己项目、只想着以所谓安全为由杜绝一切承担责任可能拿下属开涮的上级们,还有点批判职场、官僚主义的味道。不然为什么叫TOP GUN:MAVERICK,凭什么一个角色的代号能成为副标题,因为这就是他的故事而已,很纯粹。(非要说主旋律,那只能是马弗里克抢F-14那段了。但你换过来想想,空战电影谁想看阿汤哥在敌方机场玩使命召唤步战突突掉所有人啊?更精彩的飞机对战不爽吗?说的就是你,某天猎)
4.电影的第一场飞行,马弗里克试飞高超音速原型机。

强劲有力的引擎咆哮,于接近地球边境的高空上留下漂亮的尾流

9马赫时速下地平线的夕阳透过舷窗折射出的光晕,那一刻,他是地球上最快的人


与爱人一起,融化在夕阳里的P-51

真机实拍的硬朗和无可挑剔的细节


这些绝美的画面,我感受到的是整个团队上下一心,对作品、前作、航空工业乃至电影本身这一门艺术的热诚、敬畏与尊重。正是这些心血,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会喜欢军用航空工业,为什么我会喜欢这样的文化。
第四部分——结语
所以你明白为何我在前文提到文戏举足轻重了吧?它没有,我也不想它变成那种无脑爽片。《壮志凌云2:独行侠》已经超越了它自身作为续集、情怀的价值,它已然变成了阿汤哥闯荡好莱坞三十载的自传以及娱乐方式的变迁史。《壮志凌云2:独行侠》观影门槛很低,你没看过前作也能无障碍享受剧情。但如果你要理解这部电影传达的情感,就不只是把前作补上那么简单了,更需要对汤姆•克鲁斯整个从影生涯的经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沉浸其中。电影界大家老是拼了命把角色和演员分开看,但汤姆•克鲁斯却以最自然的方式和角色合二为一。
汤姆•克鲁斯就是马弗里克,马弗里克就是汤姆•克鲁斯。36年前马弗里克让阿汤哥一炮而红,开启了闯荡好莱坞30余年的传奇之路;

36年后,马弗里克成为了一面镜子,让我们和阿汤哥自己去窥探与沟通,这36年来汤姆•克鲁斯的得与失,或失落、彷徨或欢呼、庆祝的时刻。

《壮志凌云2:独行侠》是阿汤哥写给影迷、粉丝们的情书,也是自己前半生60年的回首。完全对得起全球年冠的荣誉,我甚至还为年底阿凡达2要超越它感到一丝心疼。这样的态度对待续集,是一记拍在好莱坞各大制片厂公式化榨取IP剩余价值的响亮耳光!


相比《壮志凌云》那种属于青春的躁动与不安,《壮志凌云2:独行侠》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汤姆克鲁斯本人的成长,更显成熟,是一瓶值得细品的红酒。难怪媒体称之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遗珠,这部电影收获的感动、欢笑与泪水,让我想起了《终结者2》、《玩具总动员》等好莱坞经典电影。是啊!曾经好莱坞电影是能带给我这些感受的,怎么好像好久没有体验过了呢?作为汤姆•克鲁斯、《壮志凌云》、《碟中谍》系列的粉丝,我当然希望阿汤哥如通马弗里克在逆行道上振臂高喊“我过时了吗?可能是吧,但不是今天!”,继续把这个传奇续写下去!就像马弗里克出征前,上级对他说“你属于这里”。

戏里含义当然是马弗里克热爱海军,海军也需要马弗里克;戏外则是对汤姆克鲁斯这位传奇影星的致谢与感激,你还热爱着电影,电影也需要你,大家都期待着你的下一部作品。

托尼•斯科特在天之灵看到一群后辈能把续集做的这么有声有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必也安息了。非常感谢澳门英皇戏院能让TOP GUN继续在IMAX厅飞行,为IMAX而生的的电影,不看IMAX版怎么都差点意思。同时我又跟一位4年前看电影路上结识到老友一样感到失落——会不会以后再也看不到这样需要对电影充满热诚与敬畏才能诞生的作品,就像片尾那架伴随着HOLD MY HAND歌声融化在夕阳里的P-51一样?

此刻,全球票房已大破13亿美元,朝着14亿稳步进发。这是汤姆•克鲁斯最好的60岁生日礼物,60岁,正青春。
2023年,《碟中谍7: 致命清算(上)》,不见不散!
成文于2022年8月10日02:17:04
完